個人設計的方法,因為是由手機上的「筆劃輸入法」得來的靈感,
因此只使用10個數字作為編碼依據,希望設計完後能放在手機上使用。

希望達到幾個目標:

一、借用「行列輸入法」的10種基本筆形修改而來,以筆劃或其組合為取碼依據;

二、不要記字根,只要記10種基本筆形及其一些變形,
初學者也可直接看著表格使用而不會有困難;

三、規則要簡單又要講求效率,因此每一條都要是「通用」規則,絕不能有例外;

四、要有容錯,但只限於字形及些許筆劃的容錯,以免「無限上綱」到任意筆順的排列組合皆可;

五、在電腦的鍵位配置上,提供「數字鍵」及類似行列輸入法的「鍵盤行列化」配置,
也有放在英文主列的配置法,如果可以,也可放在右方九宮格數字鍵上,
還要設定各種編碼長度,讓各種需求的人都能滿足;

六、只做編碼工作及功能解說,而成品能依存在其他輸入法框架使用,
(像是mac的「香草輸入法」、linux的「scim」、和「gcin」、windows的「yhaoo奇摩輸入法」)
好處是可自由移植到各大系統使用;

七、功能不要太花俏,減低程式維護的難度,且減少程式相容問題;

做到目前為止,已經完成了「編碼」、「規則」,算是完成了;
自己測試過後,發現「數字鍵」配置比較好用,也不會有太大負擔,但選字率偏高;
「鍵盤行列化」的方法,由於對個人拆字負擔太重,自己試用時也經常停頓。
於是決定改良「數字法」,「鍵盤行列化法」則不繼續改良。

目前是比較向「輕鬆輸入法」的概念靠攏,
用簡單的拆字法,再利用詞庫強化效率,
已經做出試用品,習慣了以後就很順手了,
如果練習一段時間後,可能可以有每分鐘30字以上的速度;
雖然速度並非優先考量,但要能使用也需要有一定效率才行。

順便說一下,個人還滿推崇「輕鬆輸入法」的理念:
讓使用者都可以輕鬆輸入中文。
它把字根都放在鍵盤上,讓使用者「看著鍵盤打字就好」,
又用簡易的取碼規則,只取頭尾碼,使取碼變得很容易,
再用詞庫補強效率,減少選字率,也不會增加使用者的負擔。
這種完全替一般使用者著想的方法,
尤其是對不常打字的使用者設計的,
正是許多中文輸入法開發者欠缺的精神。

不過,輕鬆輸入法的使用者畢竟是少數,
有個很大的原因:一般鍵盤沒有「輕鬆專用字根」,
加上使用按鍵很多(快用滿整個鍵盤),要完全不看鍵盤打字有難度。
不然,這種方法實在沒理由不成為「注音法」以外的第二選擇。

因此,自己設計的這種方法,以10個數字鍵為基礎,
只要一張小小的表格(字根表,或叫筆形表??),就可以使用,
同時也讓使用者的記憶負擔減到最小。
根據個人的測試結果,
加入詞庫後,已經達到「實用」的地步了,
用來打平常的文章已經很夠用了。
對於經常打字的人,只要把「12345...」換成「asdfg...」的英打主列鍵,
熟悉後,還可利用「f」和「j」的定位點來觸摸定位;
加上不用數字選字,改用「qwerty...」選,
完全不用看鍵盤就可以打字,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螢幕上。

此方法在成熟前,個人不打算公開,以免發生太多問題而無法解決;
但完成後,一定會讓大家都有使用的機會。

[2011/1/15追加:自製輸入法教學文章完成,請連至下列文章閱讀]
自製輸入法「十筆輸入法(暫名)」簡介&教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cid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